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

不同类型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

时间:2025-01-16 16:25:10 来源: 浏览|:31次

在污水处理进程中,絮凝剂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促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和胶体物质聚集沉降,实现污水净化。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其作用原理各有特点。

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其作用原理主要基于水解和聚合反应。PAC 在水中会发生水解,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铝胶体。这些水解产物带有大量正电荷,能够与污水中带负电的悬浮微粒和胶体发生电荷中和反应。微粒间的电荷排斥力因此减小,进而相互靠近。同时,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将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絮体,沉淀下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有机絮凝剂以聚丙烯酰胺(PAM)为代表,其作用原理主要是吸附架桥。PAM 分子具有长链结构,且链上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如酰胺基、羧基等。这些活性基团能够与污水中的微粒表面发生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 PAM 分子链很长,一个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多个微粒,就像在微粒间架起了桥梁,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絮体网络结构。这种吸附架桥作用使得原本分散的微粒迅速聚集,大大加快了沉降速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较为复杂,主要涉及生物絮凝剂分子与微粒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它可能含有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成分。一方面,微生物絮凝剂分子上的带电基团可以与污水中带相反电荷的微粒发生静电吸引,实现电荷中和;另一方面,其分子中的一些官能团能够与微粒表面的特定物质形成化学键或氢键,增强吸附作用。此外,微生物絮凝剂还可能通过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黏附作用,将微粒聚集在一起。多种作用协同发挥,促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絮凝沉淀,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总之,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通过电荷中和、吸附架桥、化学键作用等多种方式,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聚集沉降,为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