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

不同种类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量

时间:2025-01-16 16:24:27 来源: 浏览|:31次

在污水处理中,不同种类絮凝剂的用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污水性质、处理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于无机絮凝剂,以聚合氯化铝(PAC)为例。在处理一般的生活污水时,其用量通常在5 - 50mg/L之间。但如果污水的浊度较高,悬浮物浓度大,像一些建筑工地的泥浆废水,PAC的用量可能会增加到100mg/L甚至更高。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悬浮物需要更多的PAC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去吸附和凝聚。而在处理酸性较强的工业废水时,由于酸性环境抑制PAC水解,为保证水解充分进行,用量也会相应提高。

再看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在处理污泥脱水时,阳离子型PAM的用量一般在0.1% - 0.5%(质量体积比)。不过,若污泥中有机物含量高,污泥粘性大,如食品加工行业产生的污泥,PAM用量可能会接近0.5%甚至更高,以增强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吸附架桥作用,提高脱水效果。在处理含有大量带负电胶体的污水时,阴离子型PAM的用量需根据胶体浓度调整,一般先通过小试确定一个大致范围,可能在几mg/L到几十mg/L之间。

微生物絮凝剂的用量相对较难确定,因为其絮凝效果受微生物生长环境、污水成分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处理一些可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如轻度污染的河水时,微生物絮凝剂用量可能在10 - 50mg/L。但如果污水中含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为达到相同的絮凝效果,用量可能需要增加。
正如上文所述,污水的酸碱度、污染物类型和浓度等性质对絮凝剂用量有显著影响。要确定不同种类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用量,必须对污水进行多方面的水质分析,先根据经验和污水性质初步确定用量范围,再通过小试实验,绘制絮凝剂用量与处理效果的关系曲线,找到达到处理效果时的絮凝剂用量。在实际运行中,还需根据水质变化不断调整,以确保始终使用用量,实现有效的污水处理。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