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洗沙污水净水剂过量后的处理攻略

时间:2025-04-23 16:51:48 来源: 浏览|:12次

洗沙作业中,净水剂能快速澄清水质,但过量添加会适得其反,导致水质浑浊发黏。别慌!本文教你从判断、应急到预防的流程解决办法,通俗易懂又实用。

一、过量为啥会出问题?
净水剂靠 “吸附团聚” 让泥沙沉降,但加太多会打破平衡:
电荷打架:颗粒表面被同种电荷包裹,互相排斥,原本聚好的泥沙又散开,水重新变浑。
黏性泛滥:高分子絮凝剂过量时像胶水,水变黏不说,还可能堵塞管道、影响设备。
潜在污染:部分药剂含金属离子,过量易导致重金属标,既不合规也无法回用。

二、快速判断是否过量?
不用仪器,看、摸、测三步搞定:
看水色:正常处理后上层水清澈,若反变浑浊、有细小絮团漂浮,可能过量。
摸手感:取水摇晃或触摸,感觉发黏、滑腻,大概率是絮凝剂加多了。
测酸碱性:用 pH 试纸测水,明显偏酸或偏碱(远离中性),可能是药剂过量信号。

三、分情况应急处理
发现过量后,按以下方法快速止损:
(一)立即稀释降浓度
停加药剂:时间关闭投加设备,防止雪上加霜。
清水稀释:注入储存的清水(如沉淀池上层水),边加水边搅拌,降低药剂浓度,直到黏性减弱、絮团正常沉降。
静置沉淀:若污水量小,可暂时静置,让药剂慢慢吸附到泥沙上,不过耗时较长。
(二)用 “对手” 药剂中和
电荷中和法:若用的是阳离子型药剂(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可少量添加阴离子型药剂(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两者 “中和” 减少黏性。注意先做小实验,避免又加过量。
调酸碱性:若因铝盐、铁盐过量导致水偏酸,可加少量石灰或氢氧化钠调 pH 值,帮助重新沉淀,但别调太碱。
(三)物理手段辅助处理
加强搅拌:稀释或加中和药剂时,加大搅拌力度,让药剂快速分散,但别搅太久以免打碎絮团。
延长沉淀:将污水引入大沉淀池,静置更久,让药剂充分吸附到泥沙中,随沉淀排出。
简单过滤:急需回用或排放时,用滤布、滤网过滤,截留黏性絮团和残留药剂。

四、长远预防不踩坑
(一)先做小实验再定用量
每次换新药剂或水质变化(如雨天泥沙多),取一杯污水做测试,找到刚好能澄清水质的用量(“临界点”),避免凭感觉乱加。
用计量泵、流量计等设备定量投加,比如 “每立方米污水加 XX 毫升药剂”,精准不浪费。
(二)盯着水质灵活调整
安排人员每天观察污水浑浊度、颜色,定期用 pH 试纸检测,根据变化微调药量。例如水特别浑时,比平时多加一点(但不过实验量)。
不同水质选对药剂:泥沙细、浑浊度高时用聚合氯化铝;水黏、有胶体时搭配聚丙烯酰胺,避免因型号不对导致过量。
(三)算好成本账
省钱:药剂按 “临界点” 用量加,别多扔钱。一顿药剂几百元,长期过量用很浪费。
合规:处理后水质若重金属、药剂残留标,排放会污染环境,面临罚款。控制好用量,既省钱又避免风险。

五、总结:关键在“准”
净水剂过量处理并不难,及时发现、分情况应对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养成 “先实验、再定量、勤观察” 的习惯。记住:不是加得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才能让污水清清爽爽,既省成本又符合处理要求!
按照这个思路,新手也能轻松管好洗沙污水,再也不怕药剂加过量啦!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more >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53904号-8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